
中宁县人民检察院
ZHONG NING XIAN REN MIN JIAN CHA YUAN
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中宁县人民检察院
ZHONG NING XIAN REN MIN JIAN CHA YUAN
2025年4月8日
中宁县人民检察院
ZHONG NING XIAN REN MIN JIAN CHA YUAN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国历代文化大师都是学贯古今之人,通晓王朝更迭,见惯家族兴衰,无不将“静”“俭”二字奉为圭臬,并融入到自己的家风家教当中。
北宋司马光是著名的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十分俭朴,还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有一次,他的儿子司马康与其他子弟身着葱绿色的长袍在家走动,显得格外潇洒。司马光看到之后,感到不安,便写诗告诫:“清晨三绿袍,罗拜北堂高。积善因先烈,余光及尔曹。勿矜从仕早,当念起家劳。修立皆由己,何人可佩刀。”意思是你们切不可骄傲,要牢记兴家的辛劳,修身立业只能依靠自己。
过了一段时间,司马光又结合自身经历与认识,写了一篇《训俭示康》的文章。他说自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他教育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在他的熏陶下,司马康以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后世,而《训俭示康》也成了传统家教家训中的千古名篇。
南宋朱熹乃理学之集大成者,乃当世大儒。有一次,他去看望女儿与女婿,未料女婿出门不在家,女儿留他吃饭。但因家中贫寒,女儿只煮了麦饭,又摘了几根香葱做成清汤,女儿看着粗茶淡饭,觉得对父亲很是愧疚。朱熹却不以为意,很香甜地与女儿共同进餐,并告诉女儿俭朴度日本是我们的良好家风,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和好坏,无论何时都应做到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自以为乐。吃完饭后,他又题了一首诗留给女儿女婿:“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有葱汤麦饭已然很不错了,要知道,前村或许还有揭不开锅的挨饿人家,与百姓的疾苦比起来,自己吃得好不好实在不足挂齿。女婿回来后,对岳父的俭朴之风与仁爱之心大为感动,便将此诗作为家训,悬挂于书房,垂训后人。
《老子》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从古至今,没有谁能将物质财富传之无穷,而凡是人才辈出、长盛不衰的家族,无一不有良好的家风传承,所以说,比起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才对子孙后代更有益。(吕泽鹏)